close

螢幕快照 2015-06-10 上午11.21.09  

最近看的這兩本書,都在講親子關係,以及新世代小孩子的教養方式

我覺得可以合併起來一起寫一篇文章

 

近年來出生的孩子,多半都是所謂的「靛藍小孩」

包括這些孩子的爸媽們,小時候可能也都是靛藍小孩

「靛藍小孩」這個名詞,在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,覺得真的是太美了

疏不知靛藍小孩指的是一些較難管教的小孩,ADHD的小孩,自閉症,或是任何不被世俗所認可的小孩行為

 

在我們的成長過程裡,這些名詞很少見,但是只要一被冠上這樣的「美名」,就會被帶去資源班,或是在班上坐在「特別座」

國中的時候,班上有一半的人不愛讀書,只要上數學課、地埋等等課程,我們就會趴在桌上呼呼大睡

那時候其實心裡很納悶:為什麼有人這麼愛讀書?這些書這麼無聊!

然後每堂課竭盡所能的行「放空」之實,每天也常常上學遲到

其實我也曾經是個靛藍小孩啊!

 

也許是因為老公大我七歲,所以我在他身邊,一直感覺自己是個孩子

現在生了孩子,其實有一種「孩子帶孩子」的感覺

雖然我已經突破三十大關了,但每每還是會有這種感覺

我有時開玩笑的和老公說:我上輩子應該是你的女兒吧!

不知道媽媽在生我的時候,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?

畢竟她生我的時候比我生兒子還要小一歲

但是在我懂事以來,媽媽就一直是個媽媽的樣子

也許在我懂事之前,媽媽就學習好「當媽媽的樣子」了吧!

 

可想而知,現在的家庭很多是「靛藍媽媽帶靛藍小孩」

但是很多媽媽都忘記自己當靛藍小孩的樣子了

曾經我們信誓旦旦的說:「我以後才不要變成像你們那樣的大人」

但是每每我們想起自己的所做所為,好像漸漸的也變成那樣的大人了

 

 

在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這本書裡

我看到了每一位媽媽都竭盡自己做媽媽的本分

但是做出來的動作,卻都是扼殺孩子本能的行為

Joyce老師在課堂上和我說:「妳可能在工作上表現得很好,所以回家帶孩子時,也會用一套標準來衡量自己」

這句話點醒了我,業務工作強調的是「業績」

會不會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盲點?

雖然一直覺得自己不強迫孩子學習,不跟其他孩子做比較

但是不知不覺的,自己也給了自己許多壓力

在網路上、書上搜尋任何教養孩子的方法

想要百分之百做到最好的教養方式

在書裡,每位媽媽都做了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

但是教出來的孩子,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

有一次在抽天使牌卡時,詢問「和兒子的溝通有什麼要注意的?」

出現三張喉輪牌,三張清清楚楚的藍色牌面

也許,和孩子相處,需要的不是喉輪,而是「心輪」

是否把自己當成還在業務的角色裡,用喉嚨比用「心」還多的多?

 

每位媽媽都曾經是孩子,都有自己的成長故事

這些成長故事,造就了未來自己當媽媽的時候,會成為什麼樣的媽媽

我以前的媽媽,是個非常開放開明的媽媽

但是她從我懂事以來,一直在工作

所以我們三個孩子,幾乎是在阿嬤家渡過我們的童年

因為這樣子,造就我們家庭成員的家庭觀念近乎薄弱

覺得「家」就是晚上回家洗澡睡覺的地方

而「客廳」則是爸爸在我們就不會在的地方

所以只要爸爸在客廳,我們就會躲到自己的房間

三個孩子,也幾乎不做太多的談話

到了我們長大成人,也還是鮮少講話

後來因為自己也當了媽媽,帶孫子回家給外公外婆看,家裡才熱鬧了許多

 

因為這樣的成長背景,所以我當初一進老公的家門時,就覺得非常的溫暖

晚餐婆婆一定會煮一桌的佳餚,全家輪流用餐

之後,會在客廳看八點檔,中間也會聊聊近況

記得剛開始交往的時候,在老公家裡看到桌上的飯菜

我問老公說:「你怎麼都不吃媽媽煮的菜?」

老公說:「就不太想吃」

我和他說:「看起來很好吃耶!你要常常回來吃」

因為我們家庭的緣故,所以我很難得才能吃到媽媽親手煮的飯菜

覺得婆婆能夠這樣一路走來,始終如一

從結婚開始就每天煮飯菜,煮到現在孫子都七個了還在煮,是真的很難得

 

正因為童年的成長背景讓我感到有遺憾的地方

所以在自己當媽媽的時候,想要消除這些遺憾

就會想使用和自己媽媽不同的方式

現在的我,只要有空就會想陪伴孩子

甚至萌生想要辭職回家帶小孩的念頭

同事覺得很可惜,為什麼要離開一個還不錯的工作環境?

在這個地方也有些成果了,為何要放棄?

我只想說:對我來說,家庭、孩子比什麼都重要

不想要孩子也有像我一樣的遺憾

 

但是....我不會煮料理....這是目前還需要解決的大問題!

不知道哪一位大天使比較會料理的呢?(踢飛)

還是好好去學料理比較好吧!哈哈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mis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